《中国民族学学报》系中国民族学学会会刊,其前身为《民族学研究》,创刊于1981年,共出版13辑,后因故于2005年停刊。为促进学术交流,引领学术前沿,推动中国民族学学科建设,2024年学会决定恢复会刊建设,并将会刊更名为《中国民族学学报》(Journal of Chinese Ethnology)。2025年7月,《中国民族学学报》第十四辑以集刊形式正式复刊出版。
《中国民族学学报》是中国民族学学会主办的民族学类综合性学术集刊。
一、本刊的办刊宗旨是:以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、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、科学发展观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坚持科学性立场,提倡求真务实、不断创新的治学精神,鼓励理论创新、范式创新、知识创新,立足于中国实践,聚焦民族学领域,贯通人类学、历史学、社会学、政治学、民俗学、宗教学等学科视野,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进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、话语体系、理论体系建设服务。
二、本刊不定期辟有各类栏目,包括但不限于:研究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、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、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、中华民族学、人类学与世界民族等。本刊既注重研究阐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,也欢迎学科基础理论的探讨与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;既接受基于史料文献的研究,也接受基于实地调查的民族志报告;主要刊载具有原创性的长篇论文,也兼收少量本专业领域最新著作的读书评介、学术综述等学术性文章。
三、本刊投稿文章格式请参考《民族研究》稿件规范;提供中文摘要(350字以内)、关键词(3-5个)、参考文献,以及标题、摘要和关键词的英文翻译;如有项目资助,请与作者简介一起,以脚注的方式分别标注;文中资料、数据、引文等务求真实无误,并注明作者、文献名、地址与出版社、出版年、页码;文章字体统一为宋体小四、行间距为固定值20号、注释统一使用页下注。
本刊一律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投稿,来稿请附联系电话、电子邮箱、通讯地址和邮编。
四、本刊实行三审定稿和专家匿名评审相结合的制度,逾期一个月未收到通知,作者可自行处理,恕不退稿。拟用稿将视来稿时间、栏目选题规划及版面情况等事项统筹安排。
五、本刊在尊重原作的前提下,可对来稿进行文字表述及其他技术性处理,若不愿修改者,请投稿时说明。本刊拟加入网络数据库,若作者不同意文章进入数据库,请在投稿时注明,若无注明,则视为同意。
请勿一稿多投,否则文责自负。
六、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审稿费、版面费等相关费用,也未委托任何机构代理投稿,敬请悉知。
七、《中国民族学学报》计划每年出版1-2辑,欢迎随时投稿。
中国民族学学会
《中国民族学学报》(集刊)编辑部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
邮编:100081
电话:010-68932389
投稿邮箱:zgmzxxb@163.com